调心垫圈有哪些常见的类型?
调心垫圈的类型通常根据结构设计、功能侧重及适配轴承类型划分,核心是通过不同结构实现角度补偿与载荷适配,常见类型如下:
1. 球面调心垫圈
结构特征:垫圈一侧为凸球面,另一侧为平面(或凹球面),与调心轴承(如调心球轴承、调心滚子轴承)的外圈球面完全适配,接触面积大且贴合紧密。
核心作用:通过球面滑动实现 ±1°~±3° 的角度补偿,精准消除轴与轴承座的平行度、垂直度偏差,避免轴承滚道与滚动体的局部挤压,是最基础且应用最广的类型。
适配场景:通用机械(如减速器、风机)、重载设备的调心轴承装配,尤其适合对角度补偿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。
2. 弹性调心垫圈
结构特征:采用弹簧钢、弹性合金等材料制成,多为波浪形、碟形或多爪结构,具备一定弹性形变能力,部分产品表面带润滑槽。
核心作用:除角度补偿(±0.5°~±1.5°)外,可通过弹性变形缓冲振动与冲击载荷,同时补偿轴系热胀冷缩带来的尺寸变化,避免轴承因刚性约束产生附加应力。
适配场景:振动频繁的设备(如纺织机械、振动筛)、高温工况(如电机端盖),或需兼顾调心与缓冲的轻中载场景。
3. 阶梯式调心垫圈
结构特征:垫圈分为不同厚度的阶梯段,或带有可调节的薄垫片组合(如多片叠加式),通过增减垫片数量或选择不同阶梯面,调整垫圈总厚度与倾斜角度。
核心作用:兼具角度补偿(±0.8°~±2°)与轴向间隙微调功能,可根据实际装配偏差灵活调整,无需更换整个垫圈,降低维护成本。
适配场景:装配精度易波动的设备(如机床主轴辅助轴承、输送机械),或需频繁调整轴系间隙的场景。
4. 带密封槽调心垫圈
结构特征:在球面或平面一侧开设环形密封槽,可嵌入 O 型圈、防尘唇等密封元件,部分产品集成润滑通道。
核心作用:在实现角度补偿的同时,阻断粉尘、水汽侵入轴承内部,减少润滑污染,延长轴承寿命,无需额外安装密封件,简化装配结构。
适配场景:户外设备(如工程机械行走机构)、粉尘环境(如矿山机械、粮食加工设备)的调心轴承装配。
不同类型的调心垫圈需结合轴承型号、工况偏差范围、载荷特性选择,例如重载场景优先选球面调心垫圈,振动场景侧重弹性调心垫圈,恶劣环境则适配带密封槽类型。